閻磊
一九五三年,父親正上初一。
在那個只有煤油燈的時代,學習一向刻苦的父親近視了,即便坐在第一排還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。放暑假前,惜才的語文老師建議他去配副近視眼鏡,還特意告訴他只能去濟南或青島配。
回到家后,父親對爺爺轉(zhuǎn)述了老師的話。之前,做了一輩子農(nóng)民的爺爺只聽說過老花鏡,從沒聽說過近視鏡,不過因為父親成績優(yōu)異,爺爺還是很爽快地答應(yīng)了他配眼鏡的請求。我的老家諸城離青島比較近,再加上青島有個親戚,爺爺決定讓父親去青島配眼鏡。臨行前一天晚上,爺爺鄭重地把借來的五十元錢給了父親,這筆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簡直就是一筆巨款。父親也深知這筆錢的分量有多重,他雙手接過錢,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褲子內(nèi)兜里。
天剛蒙蒙亮,父親便背著裝有煎餅的小包袱離開了家。他獨自一人從村子里步行到鎮(zhèn)上,從諸城縣賈悅鎮(zhèn)坐長途汽車去了高密縣,又從高密縣轉(zhuǎn)火車到了青島,這也是父親從小到大第一次坐汽車和火車。從青島站下車后,節(jié)儉的父親不舍得坐公交車,硬是步行三個多小時,才輾轉(zhuǎn)找到了位于中山路的親戚家。到親戚家時,天都已經(jīng)黑了。如今想來,一個鄉(xiāng)下的少年,獨自一人從自己居住的小鄉(xiāng)村,來到繁華的大青島配眼鏡,該是多么勇敢啊!
第二天一早,熱情的親戚便領(lǐng)著父親去了一個口碑比較好的眼鏡店。店員問了父親的情況,便安排他先驗光。那時驗光雖說也用儀器,但程序比現(xiàn)在繁瑣許多,而且不時需要人工參與,所以僅驗光就用了半天時間,最后店員確定父親的近視度數(shù)為三百。接下來,父親選了一副最便宜的黑色鏡架,交了二十一元的配鏡費用,接下來便是在親戚家等候取眼鏡。后續(xù)的配鏡程序可不像現(xiàn)在這樣立等可取,而是得等好幾天。一個星期后,父親才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副眼鏡。迫不及待地戴上眼鏡,父親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眼前的世界是那么清晰,那么美好。
告別親戚,懷揣著剩下的十一塊錢,繼續(xù)坐火車倒汽車,父親終于戴著眼鏡回到家中。村里有了第一個戴眼鏡的人,這成了大伙兒的頭號新聞,甚至還有不少好奇的人專門去爺爺家看父親的眼鏡。不過,也有人覺得戴眼鏡的父親很另類,有一個長輩覺得父親戴著眼鏡和他說話是對他極大的不尊重,因此十分不滿,四處散播父親的“不懂事”。爺爺只好專門找到這位長輩,特意解釋事情的原委,他才不再心存芥蒂。
這副得之不易的眼鏡,父親很是珍惜,從此他更加努力學習。這副眼鏡陪伴父親度過了五年的中學生涯,并伴隨著他順利考上了大學。昨天,八十二歲的父親還感慨說,他能成為諸城縣的第一名大學生,這副眼鏡絕對功不可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