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午夜网,久久综合色播,色拍拍综合网,婷婷激情五月


平原有個天齊廟

天齊廟三間殿堂

天齊爺爺、奶奶塑像


??? 最近,我們走訪了平原縣恩城鎮(zhèn)大楊莊和王打卦鎮(zhèn)的夏家口,參觀大楊莊天齊廟,了解天齊廟的歷史和現(xiàn)狀,撰寫此文以饗讀者。
??? 大楊莊支書楊永文帶我們參觀,邊走邊介紹:過去,我們這里屬恩縣,距恩縣城(今恩城)10華里,村西臨一條大路,是通南北二京的官道,故名大楊莊道口。 1956年撤恩縣,恩城及大楊莊劃歸平原縣。過去村里有天齊廟,早已荒廢。為延續(xù)民間文化,1995年村里興起建廟之念,1999年動工修建了天齊牌坊,2002年在天齊廟原址,按原來的樣式重新修建三間天齊廟殿宇,位于村東西大街東部路北,坐北朝南。殿宇雕梁畫棟,金碧輝煌。天齊爺爺頭戴官帽似武官,天齊奶奶是個農(nóng)家女。后墻左有飛龍,右有飛鳳,東墻西墻有麒麟。廟內(nèi)供奉天齊爺爺、天齊奶奶塑像,原來的塑像為木質(zhì),膝蓋處有轉(zhuǎn)軸,用手一按,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能站起來,便于更換衣服?,F(xiàn)在的塑像不能完全復原。2003年四月初五,天齊奶奶生日這天,立碑慶祝。每月農(nóng)歷初一、十五,農(nóng)歷二、九,大楊村大集,天齊廟定時開放;每年夏歷三月二十八日為祭祀日,四月初五有廟會,參觀祭祀的人絡繹不絕。
??? 天齊廟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廟宇。所謂天齊,就是與天相齊。泰山神究竟是誰?原恩縣學者有不同說法。 《重修恩縣志·東岳廟》記載:“東岳,世人每以東岳為泰山,常以為泰山之主神,而不知實為太昊氏也?!抖Y記·月令》孟春:‘其帝太昊,《易經(jīng)》稱,帝出乎震,而道家稱為東岳天齊大生仁圣帝?!?,顧炎武有云,自晉陸機《泰山吟》始以梁夫,蒿里并列,后之言鬼者因之,致令帝王封禪之,壇遂變?yōu)殚愅豕聿粢印J菛|岳,非泰山之主神也,明矣?!薄疤皇稀奔捶耸希瑐髡f中的遠古帝王、五氏之一。又傳他與女媧氏兄妹相婚,繁衍人類,為人類始祖。 《帝王世紀》:“伏羲氏,鳳姓也。 ”
??? 古往今來,泰山神就是東岳大帝,東岳大帝是道教因襲民俗崇奉的泰山神。權勢顯赫,主管人們的靈魂。決定世人的生死、貴賤和官職,主宰陰曹地府十八層地獄。由于事務繁重,配備了5900個神,設置了72個司,分別負責管理各項事務。泰山古稱東岳,自古受著人們的崇拜。其后,人們將其擬人化,給它取姓氏名諱,定婚配子女。漢代緯書稱:東方泰山君神,姓圖名常龍。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岳泰山神的生日,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來此焚香祭拜,以示慶賀。其身世眾說紛紜,有金虹氏說、太昊說、盤古說、天孫說、黃飛虎說等。東漢明帝時,封泰山山神為“泰山元帥”;唐玄宗封泰山神為“天齊王”,故東岳大帝又稱天齊神;宋真宗加封為“天齊仁圣帝”;元世祖又尊泰山神為“東岳天齊大生仁后皇帝”,簡稱“東岳天齊大帝”或“東岳大帝” 。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,改革封禪制,由帝王封禪轉(zhuǎn)而為遣官致祭。雖然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去掉了,但東岳大帝的稱呼仍歷代沿用。神話小說《封神演義》問世后,又稱泰山神為“黃飛虎”,泰山神又成了黃飛虎的化身了。

??? 大楊莊天齊廟原來修于何朝何代,村里人已經(jīng)無從記起,也無史料記載。不過,透過動人的傳說可見端倪。
??? 大楊莊天齊廟西南方向有一口井,叫“挑桿井”,傳說是王打卦鎮(zhèn)夏家口人修建,而夏家口也有一口同樣大小的井,夏家口人叫“鉆天井”。天齊奶奶是夏家口村賀家的閨女。
??? 夏氏族譜記載:夏三天乃夏家口夏氏一族四世,名增吉(又寫作征吉),字瑞征。民國三十一年 《重修恩縣志·選舉志》:“夏增吉,以子之璧、玠,誥贈昭勇將軍、中憲大夫。”其子夏之璧“康熙二十六年丁卯(1687年)舉人,任陜西陽平鎮(zhèn)參將?!痹黾判欣先?,財大氣粗,威震一方,外號人稱夏三天。相傳夏三天曾在康熙三十八年修劉寧口大橋捐銀一萬三千兩,在康熙四十年修徐家橋捐銀八千兩,康熙四十三年大水災捐米六百石,另外還有一些散捐銀糧。每當炎炎夏日來臨,夏家就把小船放進井里,一家人坐在船上避暑,又叫“避暑井”。井上口是個南北長約3米半左右、寬約2米多的橢圓形。井底是圓形,直徑大約6米多。井壁全是由當時燒制的青磚砌成,至今完好無損,為了兒童安全,井口被封住了,只留一個小口吸水,我們難以看到井的全貌。據(jù)說十二道蹬子的木梯橫放在井底,兩頭尚且碰不到井壁。 1966年“四清”工作隊為了尋找國民黨特務隱藏的 “黨章”“佩劍”,8個人在井底掄鐵锨挖土竟然誰也不妨礙誰。井深大約12米,只有6米有水。
??? 可以想見,炎夏酷暑難耐之時,人們都在莊稼地里拼命干活,赤日炎炎似火燒,大汗淋漓如湯澆。而夏三天一家人安坐在悠悠的小船里,連扇子都不用,享受著井底的涼爽,真是窮富兩層天??!針對這巨大的貧富差距,當年“四清”工作隊在井口的青磚上刻制了打油詩:“清朝惡霸夏三天,建井乘涼好多年,窮人受苦他享樂,一層地獄一層天。 ”察看井壁東側(cè),這打油詩依然在。夏三天生活于35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,“鉆天井”的時間應該更早,大約有四五百年的歷史。
??? 大楊莊的“挑桿井”在“鉆天井”之后,“挑桿井”是圓形井,比夏家口的“鉆天井”每層少3塊磚。據(jù)大楊莊村民說:“挑桿井”旁邊原來還有一眼小井,一個南方人見到后說:這是龍眼,把那眼小井給填上了,破環(huán)了大楊莊的風水。 “挑桿井”的井底有幾個泉眼,大的如碗口大小,15年前清淤時,井底有4條兩三斤重的黃金魚,清淤后,為了消毒,曾經(jīng)撒上一層白灰,以后清淤的時候,再沒見過黃金魚。 “挑桿井”是夏家口人為給天齊奶奶送嫁妝而修建的,大約是300多年前修建。大楊村莊的天齊廟修建時間應該介于 “鉆天井”與“挑桿井”之間,可見大楊莊的天齊廟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。
??? 天齊廟原有廟地20畝,住有一戶人家,守廟護院。曾有大楊一村民要趕走這戶人家,這家主人說:“一不住大楊的房屋,二不吃大楊的糧食,三不喝大楊的水,你沒有資格趕我走。夏家口3歲孩童趕我走,我可以立馬走人。”因為“挑桿井”是夏家口人挖,20畝地是夏家口人買的,廟旁的房屋是夏家口人建,故主人有此一說。

??? 大楊莊的天齊廟與王打卦鎮(zhèn)的夏家口,相距30多里,守廟人家為什么這么說,難道天齊廟和夏家口有什么歷史淵源?
??? 很久很久以前,夏家口原來也有天齊廟,故址早已湮滅,也不知建于何朝何代,經(jīng)過歷史的長河,廟宇塌陷。賀家人把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接到家里供奉,每月初一、十五,為天齊爺爺、天齊奶奶燒香上供,近則十里八鄉(xiāng),遠則幾百里的百姓,燒香祭拜,求子祈福,祛病除疾。后來,夏家口村來一個看病的大漢,天齊爺爺、天齊奶奶把他的病看好了,大漢起了異心,這么好的神仙,不如請到自己家里去。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,大漢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,潛入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的屋子,背起天齊爺爺就走,邊走邊想,等把天齊爺爺安頓好,再來接天齊奶奶。大漢走啊走,走了一夜,實在走不動了,就把天齊爺爺放了下來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大楊莊,從此,天齊爺爺就在大楊莊安了家。第二天,賀家人發(fā)現(xiàn)天齊爺爺不知什么時候走了,就四外尋找天齊爺爺,不知道找了幾天,幾年,最后找到天齊爺爺在大楊莊安了家,這可如何是好?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一對苦命鴛鴦,不能分家過日子吧!夏家口人和大楊莊人,經(jīng)過協(xié)商,選一個良辰吉日四月初五,送天齊奶奶賀鳳坐花轎出嫁,到了大楊莊,一對夫妻重新聚到一起。
??? 送嫁那天,夏家口人的所有騾馬牛車,每家每戶都放在家門口外,送行的人隨便套車出行,為了不讓天齊奶奶嫁過去受氣,夏家口人在大楊莊西頭挖了 “挑桿井”,買了20畝良田,還修建了看家護院的庭院,一戶賀家人,留下來,朝夕照顧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。夏家口人也就成了大楊莊的娘家人,每年的四月初五,夏家口人無論男女老少,只要到了大楊莊,大楊村民酒水伺候,像一家人一樣。由此可見,夏家口的天齊廟,建廟時間最早在明代,因為“夏家口,明永樂年間,夏姓遷來在馬家河口建村,故名”(1993年版《平原縣志》)。

??? 新中國成立前后,大楊莊天齊廟逐漸坍塌荒廢,大楊村人把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,安置到村西頭的菩薩廟,臨時供奉起來。夏家口村,現(xiàn)年85歲的李仁蘭講述:她的婆婆、大嫂、李仁蘭,都曾供奉過天齊爺爺、天齊奶奶。想當年,李仁蘭的大女兒,剛出生沒幾天,患抽風病,氣若游絲,孩子老奶奶說:“把孩子放在桌子底下,蓋上一個簸籮?!蹦且馑颊f:別讓孩子死在炕上,不吉利。李仁蘭心疼孩子,還是把孩子放在了炕上。晚上睡覺,夢見天齊爺爺和天齊奶奶對李仁蘭說:“你孩子好了。 ”第二天,孩子果然不抽風了,又活了過來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66歲,活得好好的。來看病的,燒香許愿后,喝一杯“討法茶”,也就是剛剛燒過香的灰,放在水里,名叫“討法茶”。
??? 2002年,大楊莊準備修建天齊廟時,曾找到天齊奶奶的娘家夏家口,商討建廟的事。當時資金匱乏,村支書楊永文帶頭捐款,村民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工。歷時一個月,天齊廟按原貌修復如初。
??? 2003年農(nóng)歷四月初五,是天齊奶奶出嫁紀念日,天還沒放亮,賀登海早早起來,背著一盤“兩響”,來到大楊莊,點起了炮仗,驚起了大楊莊的老老少少。隨后,幾十口子夏家口的男女老少帶著各種禮物,來到大楊莊,為天齊爺爺、天齊奶奶,開光穿衣,立功德碑,記載為天齊廟做出貢獻的村民以及各位朋友,兩村人像一家人一樣,歡天喜地的共同祝賀天齊廟的建成。
??? 大楊天齊廟的天齊爺爺是東岳大帝,天齊奶奶是夏家口人,姓賀名鳳。農(nóng)家女成為天齊奶奶,是大楊天齊廟的一個特色,顯示了平原縣民間文化強大創(chuàng)造力——人能通神,人能成神,人能創(chuàng)造神,人能改造神,人能使人比神還神。□王志遠 王玉杰

德州新聞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德州新聞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 德州新聞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②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德州新聞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③鑒于本網(wǎng)發(fā)布稿件來源廣泛、數(shù)量較多,如因作者聯(lián)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(lián)系,著作權人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,請主動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網(wǎng)將及時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