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趙建華
搬家那天,我在儲物間最里面發(fā)現(xiàn)了那把藤椅。它被一塊洗得發(fā)白的藍布罩著,像是被遺忘了一個世紀(jì)。掀開布的瞬間,一股混合著舊木頭和陽光的味道涌了出來,猝不及防地撞進我的鼻腔,把我拉回了那個有外婆的夏天。
那時候,外婆的院子里種著一棵巨大的葡萄樹,濃蔭蔽日。這把藤椅就放在葡萄架下,是外婆的專屬寶座。我總愛纏她,她便會把我抱到腿上,用蒲扇慢悠悠地扇著風(fēng),給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。藤條的紋路硌著我的腿,卻帶著一種踏實、溫暖。
有一次,我拿著剛摘的牽?;ǎ且o外婆別在頭發(fā)上。她笑著搖頭,說自己老了,戴不了這么鮮艷的花了??晌也灰?,踮起腳把花別在她的發(fā)髻里。陽光透過葡萄葉的縫隙灑下來,照在她眼角的皺紋上,也照在那朵小小的牽牛花上。我覺得,外婆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。
后來我上了學(xué),能陪外婆的時間越來越少。每次放假回去,她依然會把藤椅搬到老地方,只是不再給我講那些古老的故事,而是拉著我的手,一遍遍地問我在學(xué)校吃得好不好,睡得香不香。她的聲音越來越輕,藤椅似乎也越來越舊,椅面中間凹陷了一小塊,藤條間的縫隙也變寬了些。
再后來,外婆走了。那把藤椅就被搬進了儲物間,一放就是好幾年。我曾以為,那些關(guān)于夏天、關(guān)于外婆的記憶,也會像這把椅子一樣,被時光封存。
可當(dāng)我再次觸摸到它時,那些記憶驟然變得鮮活起來。我輕輕坐在上面,藤條發(fā)出輕微的“吱呀”聲,宛如外婆在耳邊的低語。我仿佛又看到了她慈祥的笑容,聞到了她身上淡淡的皂角清香,還有葡萄架下,那永不消散的夏日微風(fēng)。
我沒有把藤椅扔掉,也沒有再把它放回儲物間。我把它擦干凈,放在了新家的陽臺上。陽光好的時候,我會坐在這里看書、發(fā)呆。藤椅雖舊,但它所承載的那些溫暖時光,卻永遠不會褪色。
原來,有些東西看似被遺忘了,其實從未遠離。就像這把老藤椅,就像外婆的愛,在歲月深處,靜靜地散發(fā)著溫潤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