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王新艷
??? 我記事時,我們家是個大戶,曾祖父是一家之主。
??? 那時曾祖父已近八十歲,中等個,瘦長臉,有三五根白眉毛搭在明亮的大眼睛上,說話時經(jīng)常捋一下白色的山羊胡須。他腰板硬朗,走起路來像個小伙子。
??? 曾祖父繼承祖上傳下來的家業(yè),把這個家經(jīng)營的風(fēng)生水起。
??? 老家大門前,有兩棵古槐樹。春天清香撲鼻,夏秋綠葉成蔭。朝南的黑漆木大門,一邊掛著一個大紅燈籠。走進大門,先是前院。前院由南屋、東西屋及腰屋組成,穿過腰屋則是后院。后院由腰屋、北屋及東西屋組成。小時候,每每回老家,總為家里的氣派而自豪。
??? 曾祖父聰明能干,炒得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好菜,是村里的大廚。大廚就是村里人紅白大事時掌勺的主廚。不僅如此,曾祖父的面食做得也好。哪家有白事,做壽桌時,上面擺出的用面制作的紅嘴大桃、綠色大蘋果、紫色葡萄、大紅石榴等均出自曾祖父之手。為此,曾祖父一向有著好人緣,方園十幾里,一提曾祖父的名字,人人都翹大拇指。
??? 曾祖父還是村里的文藝骨干。每年春節(jié)前后一兩個月,都是曾祖父最忙的時候。他不但承擔(dān)做竹板(呱嗒板)的任務(wù),還要排練竹板秧歌等歌舞。踩高翹、扭秧歌等節(jié)目都是曾祖父一手導(dǎo)演下來的。我和父親回老家過年時,曾祖父也會發(fā)給我一塊綢子和一只竹板,親自指導(dǎo)我,跟隨村里的老演員們舞起來。
??? 進了臘月,曾祖父還要利用零散的時間親自繪制圖畫,制作一只只漂亮的紙燈籠。有花鳥的,有山水的,還有三國人物的,應(yīng)有盡有。大年三十,我打著曾祖父制作的紙燈籠,跑進跑出,興高采烈。
??? 大年三十晚上,下水餃之前,曾祖父會盤腿坐在炕上,等著孫子孫女們給他磕頭。我們小孩子們磕完頭后,手里會有曾祖父賞給的一個紅包。接到紅包,小孩子們會再次沖曾祖父磕一個響頭。
??? 記得那年秋天,曾祖父拎了一籃子制作精美的桃李型面食,徒步去外婆家所在的小村莊看我。那個年代也沒有電話之類的通訊工具,之前,我是不知曾祖父會來的。我和媽媽從外面回到家里,見緊鎖的大門前,有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細看,是曾祖父。我高聲喊叫著,撲到他面前,捋著他的白胡子問東問西。曾祖父從筐籃里拿出一只大大的面制紅桃,我高興地接過來,左看右看,一時弄不明白這么好看的桃子從何處下口。
??? 曾祖父最后還是吃虧在勞累上。那個冬日,他給臨村的一個老人做完壽桌后,返回家時已是深夜。八十四歲高齡的曾祖父步行到家門口附近時,摔了一腳,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,直到一個月后去世。
??? 三十多年的時光一晃而過。曾祖父的音容笑貌卻在我記憶的長河里永遠清晰。